民國14年(1925)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派鄧國保為特派員,到惠來指導農 動,方鳳巢負責縣農會和縣工會的籌組工作。縣工會成立之後,他作為主要負責人,親自深入鹽區組建鹽業工會,對鹽場官吏開展合法鬥爭,會員很快發展到800多人。隨後,協助方汝楫建立共產主義青年團惠來支部。次年加人中國共產黨,是惠來最早入黨的黨員之一。民國15年(1926)中共惠來部委成立,他是部委委員。
民國16年(1927)“四・一二”事件後,惠來革命武裝北撤湘鄂,他轉移至香港。不久受令秘密回惠來組織農民武裝,開展反圍剿鬥爭。 9月,為迎接南昌起義軍南下,在坑仔村建立由惠來、陸豐部分農民革命骨幹組成的由共產黨員吳乃桐、吳華胥擔任領導的坑仔武裝團隊。這支骨幹隊伍成立不久,即聯合各村農民自衛軍,對國民黨重兵駐守的隆江鎮發動圍攻。在此同時,方鳳巢親率南區五鄉鹽民武裝和圖田等鄉農民自衛軍,經過3天3夜的激戰,攻克了神泉鎮。惠來當時迅速發展的武裝鬥爭形勢,極大地鼓舞了附近各縣。
民國17年(1928)春,彭湃帶領東江特委機關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部分隊伍,轉移到惠來,領導農民-。當時任中共惠來縣委委員的方鳳巢,指揮赤衛隊和農民配合紅軍作戰,連克葵潭、隆江等軍事重鎮。 3月上旬,彭湃在兵營村決定攻打惠來縣城,實行總-的計劃,縣委方鳳巢組織全縣農民武裝(合潮、普二縣近10萬人)配合紅軍作戰,於該月中下旬兩度攻克惠來縣城,成立了惠來縣蘇維埃政府。同年9月29日國民黨重兵圍剿東江特委駐地羊公坑,為掩護特委機關和彭湃轉移,中共惠來縣委負責人吳應丁、方鳳巢及警衛人員浴血奮戰,在撤退中方鳳巢不幸中彈犧牲,時年36歲。
方鳳巢(1893~1928),惠城鎮西聯村人。出身貧苦手工業家庭。自幼好學,喜歡繪畫。民國13年(1924)與方汝楫等組織起惠來青年社,通過辦平民學校(專門接受貧窮而失學的青少年入學)和出版刊物《小鐵錘》等各種形式,對青少年進行革命教育。
民國14年(1925)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派鄧國保為特派員,到惠來指導農 動,方鳳巢負責縣農會和縣工會的籌組工作。縣工會成立之後,他作為主要負責人,親自深入鹽區組建鹽業工會,對鹽場官吏開展合法鬥爭,會員很快發展到800多人。隨後,協助方汝楫建立共產主義青年團惠來支部。次年加人中國共產黨,是惠來最早入黨的黨員之一。民國15年(1926)中共惠來部委成立,他是部委委員。
民國16年(1927)“四・一二”事件後,惠來革命武裝北撤湘鄂,他轉移至香港。不久受令秘密回惠來組織農民武裝,開展反圍剿鬥爭。 9月,為迎接南昌起義軍南下,在坑仔村建立由惠來、陸豐部分農民革命骨幹組成的由共產黨員吳乃桐、吳華胥擔任領導的坑仔武裝團隊。這支骨幹隊伍成立不久,即聯合各村農民自衛軍,對國民黨重兵駐守的隆江鎮發動圍攻。在此同時,方鳳巢親率南區五鄉鹽民武裝和圖田等鄉農民自衛軍,經過3天3夜的激戰,攻克了神泉鎮。惠來當時迅速發展的武裝鬥爭形勢,極大地鼓舞了附近各縣。
民國17年(1928)春,彭湃帶領東江特委機關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部分隊伍,轉移到惠來,領導農民-。當時任中共惠來縣委委員的方鳳巢,指揮赤衛隊和農民配合紅軍作戰,連克葵潭、隆江等軍事重鎮。 3月上旬,彭湃在兵營村決定攻打惠來縣城,實行總-的計劃,縣委方鳳巢組織全縣農民武裝(合潮、普二縣近10萬人)配合紅軍作戰,於該月中下旬兩度攻克惠來縣城,成立了惠來縣蘇維埃政府。同年9月29日國民黨重兵圍剿東江特委駐地羊公坑,為掩護特委機關和彭湃轉移,中共惠來縣委負責人吳應丁、方鳳巢及警衛人員浴血奮戰,在撤退中方鳳巢不幸中彈犧牲,時年36歲。
惠城鎮 惠城鎮是惠來縣轄鎮。縣政府駐地。原屬潮陽惠來都,明嘉靖四年(1525)置縣,為縣治所,築城,名惠城。又因城在葵嶺之東南,別稱葵陽。位於縣境中部,雷嶺、鹽嶺兩河之間。北與普寧市、東北與汕頭市潮南區(原潮陽市)接壤。麵積78平方公裏。1987年,人口7.05萬人,其中非農業人口3.78萬人。全境北部多山,中部丘陵,南部陝原。山地9.66萬畝,種植水果2.16萬畝…… 詳細++
同年(公元1893年)出生的名人:





同年(公元1928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